惊世发现:沉睡两千年的苏醒
1972 年,在湖南省长沙市东郊的马王堆,一项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悄然拉开帷幕。这座看似普通的土丘之下,隐藏着一座保存完好的西汉古墓 —— 马王堆一号墓。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揭开历史的尘封,一座庞大而精美的木棺椁展现在世人眼前,它宛如一位穿越两千年时光的使者,即将诉说那段被岁月掩埋的故事。
马王堆一号墓的发现,纯属偶然。当时,当地正在进行一项工程建设,施工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些异常迹象,引起了考古部门的高度重视。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推进,这座深埋地下的古墓终于重见天日。而墓中的木棺椁,作为整个墓葬的核心部分,其规模和工艺令人惊叹不已,也为研究西汉时期的丧葬文化、工艺技术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,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。
墓主身世:辛追夫人的神秘生平
马王堆汉墓,作为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、轪侯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,承载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。而一号墓的墓主,正是利苍的妻子 —— 辛追夫人 。
辛追夫人的一生,虽未在正史中留下详细记载,但通过考古发掘出的文物和相关研究,她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。据推测,辛追夫人生于秦末汉初,在那个动荡与变革交织的时代,她以非凡的命运,成为了长沙国丞相夫人,尽享荣华富贵。
利苍,这位追随刘邦南征北战的开国功臣,在西汉建立后,被任命为长沙国丞相,并被封为轪侯,赏赐了大量钱财和良田 。辛追夫人也因此成为了侯门贵妇,在长沙国的丞相府中,过着优渥的生活。然而,命运的转折总是突如其来。公元前 186 年,利苍英年早逝,留下了年轻的辛追夫人和年幼的儿子。从此,辛追夫人便独自承担起了家族的重任,她在丞相府中掌管大小事务,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坚韧的性格。
在辛追夫人的生活中,奢华与精致是常态。从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,如薄如蝉翼的素纱禅衣、工艺精湛的漆器、种类繁多的丝织品等,都反映出她生前的富贵生活。这些文物不仅是她身份的象征,更是西汉时期高度发达的工艺技术和繁荣的社会经济的见证。
结构剖析:木棺椁的精妙构造
马王堆一号墓的木棺椁,犹如一座地下宫殿,其结构之精妙,令人叹为观止。它由椁室和套棺两大部分组成,每一部分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工艺技巧。
(一)椁室:“井椁” 的坚固守护
椁室,作为木棺椁的外层结构,宛如一座坚固的堡垒,为墓主人提供了坚实的保护。它采用厚重的杉木制成,长 6.72 米,宽 4.88 米,高 2.8 米 ,体量庞大,气势恢宏。椁室的结构设计独特,由内椁和外椁组成,呈规整的井字形,这种木椁在古文献中被形象地称为 “井椁”。
井椁的中间部分是棺房,这里是放置木棺的核心区域,承载着墓主人的遗体,是整个墓葬的灵魂所在。而棺房周围则环绕着四个边箱,它们就像椁室的四个 “宝库”,总面积达 6.8 平方米,容积为 9.7 立方米,里面放置着丝织品、漆器、竹器、乐器、陶器等各类随葬品 1000 余件 。这些随葬品不仅是墓主人生前奢华生活的真实写照,更是研究西汉时期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,它们如同一个个历史的密码,等待着后人去解读。
在制作工艺上,这座庞大的椁室没有使用一颗金属嵌钉,完全采用扣接、套榫与栓钉巧妙结合的方式构建而成。这种精湛的工艺,不仅展现了西汉时期工匠们高超的技艺水平,更体现了当时人们对木材特性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运用。扣接、套榫与栓钉的结合,使得椁室的结构更加稳固,能够承受岁月的侵蚀和地下压力的考验。历经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,马王堆一号墓的椁室依然保存完好,这无疑是对古代工匠技艺的最好证明。它不仅是一座墓葬的建筑结构,更是一件承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的艺术杰作,向人们展示着西汉时期的辉煌与灿烂。
(二)套棺:四重华棺的层层奥秘
如果说椁室是守护墓主人的坚固堡垒,那么套棺则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艺术殿堂。马王堆一号墓的套棺由四重木棺层层嵌套而成,从外到内依次为黑漆素棺、黑地彩绘棺、朱地彩绘棺和锦饰内棺 。每一层棺都有着独特的尺寸、材质、装饰和寓意,它们相互映衬,共同构成了一个神秘而庄重的地下世界。
最外层的黑漆素棺,体积最为庞大,长 2.95 米,宽 1.5 米,高 1.44 米 。它通身髹有漆黑如墨的漆,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,简洁而肃穆。黑色,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深沉、神秘和永恒,它代表着死者与尘世的彻底分离,进入了一个永恒的世界。这层黑漆素棺,就像一个神秘的使者,引领着墓主人走向未知的世界。
往里一层是黑地彩绘棺,长 2.56 米,宽 1.18 米,高 1.14 米 。这层棺以黑漆为底色,宛如深邃的夜空,上面绘有精美的彩色图画。画面中,神仙、瑞兽和各种怪兽栩栩如生,它们在云纹的环绕下,或翱翔天际,或奔腾跳跃,构成了一个神秘而奇幻的仙境。云纹作为边框,流动飘逸,仿佛将整个画面带入了一个灵动的世界。这些图案不仅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绘画技巧,更蕴含着他们对死后世界的美好向往和神秘信仰。楚人向来 “信鬼好祀”,江湘之地又 “多怪神”,统治阶级渴望死后升仙,因此在棺上绘制这些 “载蛇” 的怪神和祥瑞之兽,希望借助它们的力量,引领墓主人的灵魂升入仙境。
再向里一层是朱地彩绘棺,长 2.3 米,宽 92 厘米,高 89 厘米 。这层棺通身髹以鲜艳的朱漆,如同燃烧的火焰,充满了生机与活力。在朱漆地上,用青绿、粉褐、藕褐、赤褐、黄白等明亮的颜色,彩绘出龙、虎、朱雀、鹿和仙人等祥瑞图案。这些图案色彩斑斓,形象生动,寓意着吉祥和升仙。棺盖上绘有对称的二龙二虎相对图案,二龙首相向,居于画面上方,龙身蜿蜒盘绕,气势磅礴;二虎相背于二龙之间,张口啮龙身,威风凛凛。龙、虎、朱雀和鹿,这些都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 “瑞兽”,被列入 “四神” 或 “四灵”,它们象征着吉祥、神圣和力量。头挡主绘一座图案化的高山,山作等腰三角形,顶立于画面中央,两侧各有一鹿,昂首腾跃,周围云气缭绕,这座高山可能是传说中的仙山,象征着墓主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。
最内层是锦饰内棺,长 2.02 米,宽 69 厘米,高 63 厘米 。这层棺通身髹以黑漆,外表虽看似简洁,但却隐藏着独特的装饰。棺外横向缠有两条 12 厘米宽的丝带,每条丝带有六七层,如同细腻的脉络,紧紧地守护着棺木。棺盖和棺身四面还贴有一层丝织品,以铺绒绣作边框,中间为带有菱形图案的羽毛贴花绢,这些丝织品色彩绚丽,图案精美,象征着羽化升仙,寄托着墓主人对永生的美好愿望。这种棺外贴丝织品作装饰的现象,在古书中虽有记载,但此次是首次发现墓葬实物,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。
马王堆一号墓的四重套棺,不仅是墓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,更是西汉时期丧葬文化和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。它们以独特的造型、精美的装饰和深刻的寓意,展现了古人对生死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为我们揭开了西汉时期神秘而绚烂的历史画卷。
艺术瑰宝:漆画与装饰的文化内涵
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不仅以其精妙的结构令人称奇,更以其上精美的漆画和装饰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。这些漆画和装饰,犹如一部部无声的史书,生动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风貌、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。
(一)黑地彩绘棺:奇幻仙境的浪漫呈现
黑地彩绘棺,宛如一座神秘的艺术殿堂,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奇幻的仙境世界。它以黑漆为底色,仿佛是深邃的夜空,为整个画面营造出了神秘而庄重的氛围。在这片黑色的 “夜空” 上,用朱、白、黑、黄、绿等丰富的色彩,描绘出了流动奔放的云气纹 。这些云气纹犹如灵动的彩带,在棺体上肆意舞动,它们或蜿蜒曲折,或盘旋缭绕,充满了动感和韵律美。云气纹之间,点缀着上百个形态各异的动物和神怪,它们或奔腾跳跃,或展翅翱翔,或悠然自得,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奇幻色彩的画面。
在这些动物和神怪中,有一种面部似羊非羊,似虎非虎,顶竖长角,兽身有尾的怪物尤为引人注目。它常常衔蛇操蛇,姿态各异,有的袍服人立,四肢似猿,手足不分,充满了神秘的气息。这种怪物在楚地文化中可能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,楚人 “信鬼好祀”,江湘之地 “多怪神”,统治阶级渴望死后升仙,因此在棺上绘制这些 “载蛇” 的怪神,希望借助它们的力量,引领墓主人的灵魂升入仙境。此外,棺上还绘有仙人、鸾鸟、鹤、豹以及牛、鹿、蛇等十余种形象,它们各具神态,栩栩如生。仙人飘逸洒脱,鸾鸟振翅欲飞,鹤优雅高贵,豹威风凛凛,每一个形象都被描绘得细腻入微,生动地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绘画技巧。
这些图案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。云气纹在古代文化中被视为一种沟通天地、连接生死的神秘力量,它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灵魂的升华。在黑地彩绘棺上,云气纹的大面积运用,表达了汉代人对死后世界的美好向往,他们希望通过云气的引导,让死者的灵魂能够顺利地升入天界,实现永生。而那些神怪和禽兽,则是汉代人信仰和崇拜的对象,它们被认为具有超自然的力量,能够保护死者的灵魂,驱邪避灾,引领他们走向美好的彼岸。整个黑地彩绘棺的画面,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,它将现实与幻想、人间与仙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,展现了汉代人对生命和死亡的独特理解,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。
(二)朱地彩绘棺:祥瑞之象的华丽描绘
朱地彩绘棺则以其鲜艳的色彩和华丽的图案,展现出了另一种独特的魅力。它通身髹以朱漆,朱漆的红色鲜艳夺目,充满了生机与活力,象征着太阳、南方、日光、生命和永恒。在朱漆的底色上,用青绿、粉褐、藕褐、赤褐、黄白等明亮的颜色,彩绘出了龙、虎、朱雀、鹿和仙人等祥瑞图案 ,这些图案构成了一个充满吉祥和神秘气息的世界。
棺盖上绘有对称的二龙二虎相对图案,二龙首相向,居于画面上方,龙身蜿蜒盘绕,气势磅礴;二虎相背于二龙之间,张口啮龙身,威风凛凛。龙、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,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威严的象征意义。在古代,人们相信龙能够行云布雨,掌控自然力量,是吉祥和权威的象征;虎则被视为勇猛和力量的化身,能够辟邪驱灾,保护人们的安全。棺盖上的二龙二虎图案,寓意着墓主人在死后能够得到神兽的庇佑,拥有强大的力量和威严。
头挡主绘一座图案化的高山,山作等腰三角形,顶立于画面中央,两侧各有一鹿,昂首腾跃,周围云气缭绕。这座高山可能是传说中的仙山,象征着墓主人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。鹿在中国文化中是祥瑞的象征,代表着长寿、吉祥和幸福。头挡上的鹿与仙山相结合,表达了墓主人希望通过鹿的引领,登上仙山,实现升仙的愿望。
左侧面中央绘有一座红色的山,两条粉褐色的龙面对面立于山的两边。画面左上方有一只张口回望的赤褐色的老虎,老虎身上有酱黑斑纹,位于龙头后面;画面左下方位置则有一只带云形花斑的藕褐色伏鹿,鹿头朝向左边,位于龙尾前面;画面右上方有一只展翅的朱雀,位于龙头后面;而画面右下方位置则有一位头发斑白的仙人再用手抓着龙尾,此仙人即汉代漆棺纹饰中常见的羽人。龙、虎、朱雀、鹿和仙人的组合,寓意着墓主人在升仙的过程中,得到了各方祥瑞的助力和引导。
右侧面则是复杂的勾连云纹,花纹中绘有我国古代 “瑞兽”—— 龙,虎,朱雀和鹿。这些瑞兽在云纹的衬托下,显得更加灵动和神秘。勾连云纹的运用,不仅增加了画面的装饰性,还寓意着吉祥如意、连绵不断。
朱地彩绘棺上的这些祥瑞图案,与汉代的升仙信仰和吉祥文化密切相关。在汉代,人们普遍相信人死后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升仙,与神仙同在,享受永恒的幸福。因此,在墓葬中使用这些祥瑞图案,表达了人们对死者升仙的美好祝愿,以及对吉祥、幸福生活的向往。同时,这些图案也反映了汉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观念,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。
考古价值:穿越时空的历史密码
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的出土,宛如一把钥匙,开启了通往西汉历史深处的大门,为我们研究那个时代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实物资料,具有无可替代的考古价值。
从丧葬制度来看,木棺椁的结构、材质以及随葬品的摆放方式,都严格遵循着当时的等级制度和丧葬礼仪。四重套棺的使用,彰显了墓主人辛追夫人的高贵身份,也反映出西汉时期厚葬之风的盛行。椁室的 “井椁” 结构,以及棺房周围四个边箱中放置的大量随葬品,不仅展示了当时的墓葬布局和埋葬习俗,也为研究古代丧葬文化提供了直观的依据。通过对木棺椁的研究,我们可以了解到西汉时期人们对生死的观念、对灵魂的信仰以及对丧葬仪式的重视程度。
在工艺水平方面,木棺椁的制作工艺堪称一绝,展现了西汉时期高度发达的木工技艺和漆器工艺。椁室的构建采用了扣接、套榫与栓钉巧妙结合的方式,没有使用一颗金属嵌钉,却能保证结构的稳固,历经两千多年依然完好如初。这种精湛的木工技艺,反映了当时工匠们对木材特性的深刻理解和高超的加工能力。而木棺上的漆画,更是漆器工艺的杰出代表。黑地彩绘棺和朱地彩绘棺上的图案,线条流畅,色彩鲜艳,运用了堆漆、平涂、线描等多种技法,使画面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。这些漆画不仅是艺术的杰作,也为研究西汉时期的漆器制作工艺、绘画技巧以及色彩运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。
木棺椁上的漆画和装饰图案,蕴含着丰富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元素,为研究西汉时期的宗教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。黑地彩绘棺上的神怪、禽兽和云气纹,以及朱地彩绘棺上的龙、虎、朱雀、鹿和仙人等祥瑞图案,都与当时的神仙信仰和升仙观念密切相关。楚人 “信鬼好祀”,江湘之地 “多怪神”,这些图案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和对永生的追求。通过对这些图案的研究,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西汉时期的宗教信仰、神话传说以及人们的精神世界。
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的出土,让我们得以直观地感受西汉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。从木棺椁的奢华程度以及随葬品的丰富多样,可以看出西汉初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。同时,木棺椁上的漆画和装饰图案,也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、艺术风格以及文化交流。这些都为我们研究西汉时期的社会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信息,使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。
守护传承:木棺椁的现代之旅
如今,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静静地陈列在湖南博物院,成为了馆内的 “明星展品”,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。它的每一道纹理、每一幅漆画,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古老而神秘的历史,让人们不禁对西汉时期的辉煌文明肃然起敬。
在湖南博物院的展厅中,木棺椁被精心布置和展示。先进的展陈技术,不仅为木棺椁提供了适宜的保存环境,也让观众能够更清晰地欣赏到它的每一处细节。灯光的巧妙运用,凸显了木棺椁的结构和装饰之美,使其在展厅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。
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,湖南博物院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。他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,对木棺椁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保护。从温湿度的精准控制,到木材的防腐处理,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,确保木棺椁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。同时,博物院还积极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,深入探索木棺椁的制作工艺、文化内涵以及保护方法,为文物保护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。
除了实物展示,湖南博物院还通过多媒体展示、虚拟展览等形式,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这些创新的展示方式,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,亲身感受西汉时期的丧葬文化和艺术魅力。
马王堆一号墓木棺椁,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,不仅是湖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,更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。它的发现和保护,让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,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。在未来的日子里,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博物馆,亲眼目睹这一历史瑰宝的风采,共同守护和传承人类的文明之光。
发布于:江苏省